海外選擇權,作為一種靈活的金融工具,適合各類投資者,進行風險管理和資本運作。了解其優點與缺點,能幫助您在這個市場中,更加游刃有餘。以下將介紹,交易海外選擇權的基本概念,並提供實用的操作建議。
交易海外選擇權的優點
1. 小資金需求
2. 買方風險有限特性
3. 各種組合價差,可供選擇
4. 各種商品,可供選擇
5. 避險用途
交易海外選擇權的缺點
1. 指數型選擇權,交易量較小
2. 參與結算,可能會轉換為期貨部位(實務與細節,可以詢問嘉儀)
選擇權履約類型
台指選擇權 |
海外選擇權 |
|
標的物 |
加權指數 |
各指數、商品期貨 |
履約方式 |
歐式 |
歐式、美式 |
交割結算 |
現金結算 |
現金結算/實物交割 |
參與結算的注意事項
市場上,絕大多數的選擇權合約,都在到期前沖銷或轉倉,絕少參與結算。除非有特殊目的,否則應避免手中部位參與結算。
海外選擇權結算履約規則
價內 |
價外 |
|
買方 |
自動履約為期貨部位,如果保證金不足則強制平倉。 |
無履約價值 |
賣方 |
到期隔日指派成期貨(少數價內可能因為買方提前申請履約而提早轉換成期貨) |
隔日釋放保證金 |
買方:價內買方,有權提早要求履約(較少),或是直接參與結算。直接參與結算,於結算價出來後當天30分鐘內,會轉為期貨部位,此前請先確認帳上保證金是否足夠,以免被期貨商強制平倉。
賣方:價內賣方,可能因買方提前申請履約,而提早轉換成期貨(較少)。賣方直接參與結算比較尷尬,由於期貨商,需待隔日期交所最後的指派交割名單,所以無論價外者保證金釋放,或價內者部位轉換,都要等到明天。
Call(買權) |
Put(賣權) |
|
買方 |
Buy Call履約成為 |
Buy Put履約成為 |
賣方 |
Sell Call指派成為 |
Sell Put指派成為 |
基本邏輯,就是原本選擇權作多的部位就換期貨多單,做空的部位就換期貨空單,並轉換為最近合約月的期貨。
非結算前沖銷,或是轉倉注意事項
1. 交割結算,轉換成期貨會產生費用,到時沖銷期貨又是一筆手續費,所以參與交割結算,會增加交易成本。
2. 轉換成期貨,未必是熱門月期貨,到時要出場,需留意流動性問題。
3. 轉換為期貨需期貨保證金,通常是比持有選擇權需更多保證金,所以也有相對資金效能的問題。
SinoPac Futures 永豐期貨股份有限公司
優質營業員魏嘉儀
408 台中市南屯區惠中路三段69號4樓
專線:04-36016650
電話:0908152852
LINE:LUCAS-wei
e-mail:ibusiness58@gmail.com
總機:04-36018288# 823
104年金管期分字第016號
警語及功能限制:期權交易財務槓桿高,投資人應依個人財務狀況審慎評估所能承擔之風險。